《傅斯年讲诗经》涵盖了诗经研究史、诗经研究方法、诗经的艺术性等多方面内容,显示出一个具有深厚国学积淀和系统西学思想素养的年轻学者的学术眼光。本书涉及《诗经》相关问题的广度和深度,放在今天的《诗经》研究著作中也并不过时,堪称《诗经》讲义类著作的经典。
中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是我国数千年知识的宝库,但如果读书不得其法,则势必一无所得。
典籍分类正如书海里的指南,启示读书的方法,引导求学的门径。
本书论述中国古代的知识与典籍分类,考索古代“七略”“四部”两主要分类的特征与嬗变,并追寻这种分类的思想文化渊源,为我们拨开求知路上的迷雾,指点入学的路径。
文学文本的阐释,既可以从文本本身出发,也可以从文本之外的因素出发,此即是美国文学理论家韦勒克所谓的“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
本书同时运用文本内部和外部两个视角,考察庄子、左思、鲍照、陶渊明、谢灵运、李白的诗文作品和心灵世界,深度讨论正始议论文、元嘉七言古诗和现代新诗的文学意义。从纸面上的文字,读出纸背后的真情。
东汉末年到隋朝初年是文学史上的六朝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取得了不容低估的艺术成就。文人的个体意识开始觉醒,大诗人陶渊明和众多文学集团纷纷涌现,创作了华美精工的骈体文,还将五、七言古诗推向繁荣。六朝文学的样式主要有诗歌、文赋和小说。在本书中,戴建业教授以别具一格的解读方式和优美机智的语言,讲述六朝诗歌、文赋、小说的演进、特点与魅力。
两宋是诗词发展的黄金时代,宋诗突破了唐诗的藩篱,开辟出奇崛苍劲的新境界;宋词从小令发展至慢词,跃而成为一代文学的标杆。
本书作者戴建业,从流传至今的30万首两宋诗歌作品中千里挑一,收录苏轼、李清照、陆游等50多位名家,精选272首诗歌讲述两宋诗词发展轨迹。
阅读本书,不仅能重温伟大的诗词作品,更能一窥300年两宋诗词发展全貌。
孟郊,字东野,中唐诗人。人们常把他和贾岛并称为“郊岛”,并有“郊寒岛瘦”之说。
东野的诗,今存四百四十多首。历代诗歌风派的大浪洪峰,淘去了许多名诗人、大诗家的面影,但孟郊的声音和风貌是淘不掉的。他的诗格不靠名句、巧对,他的气味、骨相是靠瘦硬和沉潜的精魂,使人一接近就能辨识。人总说“郊岛”“郊岛”,实际上,郊可摄岛。贾岛有《投孟郊》一首,把孟郊比作如来佛,直指心传,不从文字入。孟郊是中唐诗坛一大派的领袖。他的同代人韩愈名位高,文学成就方面较多,所以论中唐诗人首推韩孟,虽一般以韩为首,而开风气之先的,其实是孟郊。
孟郊一生颠沛,他的苦难成就了他,他的眼泪凝成了诗的珍珠。
“国民教授”戴建业,将通过本书带你走进“诗囚”的精神和艺术世界,并一睹中唐诗坛绚烂的艺术图景。
陶渊明既没有屈原的宏伟悲壮,又没有李白的豪放飘逸,也没有杜甫的阔大沉雄,以他百来篇诗文,何以赢得了与这三位诗国巨人比肩的崇高地位?
苏轼认为:“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
王国维认为:“屈子之后,文学上只雄者,渊明其尤也。”
朱光潜认为:渊“明崇高的诗人地位,可以和他比拟的,前有屈原,后只有杜甫。”
陈寅恪认为:“陶渊明不仅文学品节居古今之上流,而且实为吾国中古时代之大思想家。”
戴建业老师以深厚的学养,扎实的史学功底,风趣的文笔,独到的价值取向,论述了陶渊明的文学成就、人格思想及精神世界,向读者还原了一个真实丰满的陶渊明——他是滔滔浊流中的一泓清泉,“大伪斯兴”时代里的一位真人,他超脱的人生韵味、洒落的生命境界,以及体现这种人生韵味和生命境界的诗风、诗境,便是我们应该吸取的精神食粮。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中国古代一部抽象的哲学著作,也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它被誉为“万经之王”,千百年来,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
戴建业教授以深厚的学养、风趣的文笔、独到的视角,用随笔的形式深入浅出地为大众阐释老子的思想,解读古老智慧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逐篇精讲《老子》,讲透老子智慧。
为读者解答:为什么高者应就低?为什么柔能胜刚?为什么拙能胜巧?……戴教授把老子请上前台,面对这个时代发言,拂去我们的孤独、焦虑、痛苦,帮助我们找回心灵的宁静。
《世说新语》是一部记录魏晋名士言行风貌的志人小说,为我国古代文学珍品。但其文辞简略,如果不知相关背景,则十分难解。
本书作者戴建业,研究《世说新语》三十年,不仅能结合历史背景完整还原书中的轶闻趣事,扫清阅读障碍,更能带你领会魏晋风度的神髓,领会一个时代的狂放不羁、率真洒脱。
多亏了刘义庆留下一本《世说新语》,让我们能见识什么叫超然脱俗,什么叫高洁优雅,什么叫潇洒飘逸。
《悬崖边的树》收入丛书“大家读大家”(第二辑),该丛书邀请当今人文大家深入浅出地解读中外名家名作,让普通读者也能从删繁就简的阅读引导中走进文学的殿堂。本书是著名汉学家、哈佛教授王德威对海内外华语文学作品、作者论述性的文章选集,分为三辑,文字清丽抒情,辩证张力十足,各有不同关怀脉络。第一辑针对人文学科的发展趋势发挥之议题,涉及抒情传统、近代文论、旧体诗新论等。第二辑是对师长、前辈的怀人散文和评述,怀人忆旧之间保有一种温厚的理解和敬重。最后一辑,是面向现当代华文文学的点评文字,既能响应中国语境下的评论成果,亦反映华语小说的众声喧哗。
《悬崖边的树》是王德威教授关于现当代华语作家、批评家的创作实践的精选集。作者纵横华语文学世界,连接“古典”与“今典”,感恩追忆前辈学者治学与创作的人生,在海外华语文学与中国主体文学的平等对话中,探索中文书写的可能性发展。
这是一本漫话式学术随笔,追寻和讲述中国武侠及侠义文化的渊源流变,并以武侠小说的传承发展为研究对象。作者一方面溯源而上,将自唐宋萌芽,以迄于20世纪中国武侠小说蔚为大观的历史,一网打尽;另一方面,则重点梳理明清乃至民国以来武侠小说叙事风格的流变,尤其是对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等人不同作品的风格、特色进行探讨,正视武侠小说在通俗文学中的存在意义。
突如其来的精神显现,意味着一次顿悟。
作家张悦然首部文学评论集,以抽丝剥茧的方式,召唤隐匿文本显形。从人物、视角到冲突、情节,以创作的框架,构筑阅读的王国;从乔伊斯、契诃夫到门罗、波拉尼奥,截取当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瞬间,淬炼成小说独异的配方。15堂创意写作课,与文学同行者一道,迎来文学顿悟的时刻。
“顿悟,正是精神世界被照亮的时刻。”每个人都可以循着小说发出的光芒,发现自身的遗失之物,并用读和写再次赋予其生命。
一份文学同行者的创作心得和阅读指南
《顿悟的时刻》是张悦然精心写给所有阅读者与创作者的小说课。涉及读书与写作的种种疑问:是什么促使作家动笔写一篇小说?是什么让读者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开始了思想的跋涉?大众小说为什么能感动更多的人?次要人物为什么同样要丰满?
60部经典小说的独特阅读路径
全书拆解60部小说文本,梳理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建立属于作家的秩序,用有限的故事帮助我们了解世界与他人,跨过生命旅程设置的层层路障。同时全面剖析与解读了村上春树、波拉尼奥、门罗等五位同时代的作家作品,凝视当代小说家笔下的爱怜与伤痛、冷酷与慈悲,帮助我们找到身处之地在时空中的坐标,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
全面了解我们时代的文学巨匠
作家生平经历,对作品有着怎样的影响?作品背后渗透着作家怎样的创作习惯?书中全面分析村上春树、波拉尼奥、麦克尤恩、门罗等当代文学巨匠的生平与作品,一改小说课惯谈经典著作的局限,让你全面了解与我们同时代的文学巨匠。
《重点所在》延续了苏珊·桑塔格一贯的敏锐和视角的多元,在她《重点所在》这本最新的论文集中,她的目光投向了现当代的重要诗人、作家、戏剧家、舞蹈家,以及各种类型的艺术、文学形式,由于其独特的敏锐性,使得她的文章的意义不局限在某个领域,透过文章本身,我们看到永恒的人性,永恒的正义感,永恒的批判精神、永恒的激情以及永恒的冷静。
《反对阐释》是苏珊·桑塔格最著名的文集之一,是奠定其美国“现有的目光最敏锐的论文家”地位的成名作,评论的锋芒遍及欧美先锋文学、戏剧、电影,集中体现了“新知识分子”“反对阐释”与以“新感受力”重估整个文学、艺术的革命性姿态和实绩。
本书是苏珊·桑塔格生平第二本重要的文论集,是对于《反对阐释》所研究的主题的一种延伸,内容涉及电影、文学、政治等各个领域,其中颇为引人注目的是她关于色情文学作品的分析。本书秉承了桑塔格一贯的风格,视角犀利敏锐、见解别具一格。